- 兒童肥胖篩查共識:明確體重超標與嚴重超標標準
專家介紹,從2004年到2019年,中國婦女兒童肥胖控制專業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抽樣選取了兩萬名6到18歲的兒童青少年進行跟蹤調查,經過15年對他們的體重、血糖、血壓、血脂、生活習慣等的監測分析,結合...
[查看詳細]
- 嫌“臟”掏耳朵真的沒必要
最近,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志刊登的一篇報道引發關注。文中提到,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簽掏耳朵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先是聽力出現問題,接著出現了顱內感染,差點危及生命。 ...
[查看詳細]
- 白天偶爾打盹者心臟病風險較低
瑞士研究人員發現,白天偶爾打盹關聯較低的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 瑞士洛桑大學[查看詳細]
- 社交媒體帶來的壓力讓使用者更容易上癮
有研究顯示,社交媒體會給使用者帶來壓力。這種壓力會增加用戶對社交媒體上癮的可能性,這是因為他們往往會通過使用社交媒體的其他功能來解壓。 使用社交媒體給用戶帶來的壓力主要是...
[查看詳細]
- 市面上的果汁飲品,你能分清嗎?
100%純果汁、復原果汁、果汁飲料、果味飲料、水果飲料……市面上跟水果有關的飲料還真不少,不看食品標簽,你很難分辨出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NF...
[查看詳細]
- 愛喝奶茶和可樂 17歲少年患上“姐妹病”
近日,17歲的王羽(化名)因長期飲用奶茶、可樂等高糖飲料,喝出了糖尿病,同時查出了結核病。湖南省胸科醫院骨、中西醫科副主任醫師龐菁介紹,經常喝可樂、奶茶這些含糖較高的飲料,易讓人產生對高甜度口味的依...
[查看詳細]
- 愛喝奶茶和可樂 17歲少年患上“姐妹病”
近日,17歲的王羽(化名)因長期飲用奶茶、可樂等高糖飲料,喝出了糖尿病,同時查出了結核病。湖南省胸科醫院骨、中西醫科副主任醫師龐菁介紹,經常喝可樂、奶茶這些含糖較高的飲料,易讓人產生對高甜度口味的依...
[查看詳細]
- “愛牙日”——假牙呵護不當會致病
9月20日是第31個全國愛牙日。假牙是老人的“好幫手”,然而,如果得...
[查看詳細]
- “世界預防自殺日” 發現這些危險苗頭要警惕
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要原因,有些人也會因為生活不順心一時沖動而自殺。 如何預防抑郁癥出現的自殺傾向?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目...
[查看詳細]
- 頻繁忘事、性情大變……這些癥狀須重視
剛放下電話就忘了是誰打來的;上街買東西,付錢后將東西遺忘在柜臺上;見到親朋好友,常叫不出名字……“真是老糊涂了!”這是老人常常自嘲的一句話。很多做子...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