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健康“增齡遞減” 教育部:中小學生每天兩小時體育鍛煉
7月26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了關于“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的相關內容。王登峰指出,教育部目前正在按照全國教育大會的要求,制定加強學校體育和美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了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的時間要求:中小學生每天要有兩小時的體育鍛煉。
上海體育學院校長、教授陳佩杰介紹,近幾年來,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上海體育學院研究團隊持續參加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復核工作,圍繞抽查數據開展了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從2016、2017、2018三年調查數據來看,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優良率分別為26.5%、29.3%、30.3%,上升趨勢明顯。但隨著學段升高,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也很明顯。2017年調查數據顯示,小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92.1%,中學生為88.0%,大學生為74.4%。由此可見,“增齡遞減”的情況不容小覷。為此,《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動員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行動起來,維護和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
有關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的內容王登峰介紹,教育部正牽頭推進健康中國行動中的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具體將從“一增一減一保障”三個方面展開,其中“增”是加強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煉時間。一減”,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負擔減下來。“一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保學校體育能夠增上去,確保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王登峰介紹,意見重點解決如何加強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核心要做到“四個明確”:明確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的目標;明確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的內容;明確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的時間要求;明確實現學校體育目標、完成學校體育內容的路徑。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里面明確了學生每天要有兩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活動。具體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中小學生每天在校內要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離開學校之后,到家里也要參加一小時室外活動,這就是“1+1”每天兩小時,跟以往過去學校體育文件要求相比,這次是最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