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黃鱔賽人參
7月7日,正式迎來了小暑節氣。有句俗語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意在讓人們在小暑節氣前后多食用黃鱔,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黃鱔在魚類中屬于熱量較低的那種,和紅色肉類比熱量就更低了,但所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卻一點也不低,所以也較適合天氣炎熱時食用。
夏季,上班族長期呆在空調房內,還容易出現“干眼癥”,因此除了黃鱔以外,我們還應該多食用胡蘿卜、河蚌等食物,同時應注意多補充水分。除了白開水以外,還可以多喝些解暑湯,如綠豆湯、蓮子粥、酸梅湯等,湯粥類食物除了能補充水分電解質外,還易于消化吸收,適合夏季選用。
小暑時節,潮濕悶熱,在這種高溫、低壓、濕度相對較大的氣候中,人體容易感覺到煩躁、疲倦,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癥狀,因此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多吃新鮮的蔬果,少吃油膩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同時,我們還可以多食用一些帶有芳香味的食物,芳香可刺激食欲,含有大量揮發性芳香油的調味品有蔥、姜、蒜等,蔬菜有茴香、香菜等;各種水果,如菠蘿、桃。不但能夠刺激食欲,還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某些花如玫瑰花、蘭花、茉莉花、丁香花等,既可泡茶直接飲用,也可作為食材制作佳肴。
最后推薦幾道適合小暑節氣的食療方:
1. 橘子山楂桂花羹
【配方】橘子、山楂各50克,桂花20克,白砂糖適量。
【制法】橘子去皮籽,切?。簧介磧羧ズ?,切片;桂花洗凈。燉鍋內放入橘子、山楂、桂花,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煮25分鐘,加入白砂糖,攪拌均勻即可。
2. 山藥鱔魚湯
【配方】鱔魚1條,淮山藥300克,香菇3朵;蔥段、姜片、鹽、味精、白砂糖、胡椒料、料酒、植物油、香菜段各適量。
【制法】鱔魚切段,切一字花刀,焯透;淮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焯水。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淮山藥炸至微黃撈出。鍋留底油燒熱,下姜片、蔥段爆香,放鱔魚、香菇、料酒、開水、淮山藥燒開,用小火燉5分鐘,加鹽、胡椒粉、白砂糖、味精、香菜段炒勻即可。
3. 山楂汁黃瓜
【配方】山楂30克、嫩黃瓜5根,白糖適量。
【制法】山楂洗凈,加200毫升清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黃瓜去皮、心和兩頭,洗凈,切條,加適量清水煮熟,撈出控水。鍋中倒入山楂汁,放入白糖,小火熬化,投入黃瓜條,拌勻即可。
進入小暑時節,代表著“三伏”啟幕,熱浪滾滾,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驅熱納涼。此時節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外出,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同時采取必要的防暑措施;注意及時補水,充分飲用涼開水、淡鹽水、綠豆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宜多食用荷葉、扁豆、薏苡仁、豬苓等煲成的粥或湯,多吃西瓜、黃瓜、絲瓜等水果和蔬菜;保證睡眠充足,進行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