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今年3至8月談判藥品已為患者減負超千億元
國家醫療保障局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今年3月至8月,346種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已為患者減負1097億元。
在介紹醫保藥品目錄實施情況時,黃心宇表示,2023年1月,國家醫保局印發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并于3月1日正式實施。2022年版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11種藥品,涉及腫瘤、免疫、罕見病、抗感染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奧雷巴替尼、賽沃替尼、利司撲蘭等91種藥品以談判準入的方式新增進入目錄,協議期內的醫保談判藥品合計達到346種。
2023年3月至8月,346個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累計報銷1.23億人次,醫保基金支出491.7億元,平均實際報銷比例為69.7%。疊加降價和醫保報銷雙重因素,3月至8月的半年時間,346種談判藥品已為患者減負1097億元。
談及2023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工作,黃心宇表示,7月1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啟動申報工作,本月初在國家醫保局官網公布了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包括224個目錄外藥品、164個目錄內藥品,共計388個藥品通過了形式審查。“我們將按計劃開展評審、測算和談判等工作,預計于12月初公布今年目錄調整結果,從明年1月1日起執行新版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