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集采42個注射劑蓄勢 600億市場波瀾欲起
9月19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13個注射劑再迎過評/視同過評企業。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260多個注射劑已有企業過評/視同過評,其中85個注射劑(70個通用名)已被納入國采,對注射劑6000億市場的影響尚未完全體現。在未納入國采的已過評注射劑中,42個(以通用名計)已滿足4家及以上的競爭條件(26個達5家及以上),在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規模超過600億元,科倫藥業、倍特藥業、揚子江等為“主力軍”。
6000億市場回溫,注射劑TOP20全線上漲
作為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主流劑型,注射劑(化藥+生物藥)的銷售占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注射劑銷售規模有所下滑,2021年逐漸回溫,銷售規模重回60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達10%。
近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注射劑(化藥+生物藥)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注射劑TOP20產品合計市場份額超過20%,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單抗、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多個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增速明顯。
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注射劑(化藥+生物藥)TOP20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
目前已開展的六批國家化藥集采(不含胰島素專項)共納入了71款注射劑(以通用名計,帕洛諾司瓊注射劑在第五批、第七批均被納入),包括泮托拉唑注射劑、奧美拉唑注射劑、美羅培南注射劑、頭孢他啶注射劑、碘克沙醇注射劑、頭孢呋辛注射劑、多西他賽注射劑、依達拉奉注射劑等多個臨床大品種。
六批國家化藥集采(不含胰島素專項)納入的注射劑數量(單位:個)
前四批集采納入的注射劑品種數不是很多,且部分品種降幅不大或市場尚未成熟,集采執行后銷售額不降反升,但從第五批集采開始,納入的注射劑數量爆發式增加,第七批集采基本持平,預計2022-2023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注射劑的市場將迎來洗牌。
600億市場或受沖擊?42個注射劑備戰第八批集采
在未納入國采的已過評注射劑中,42個(以通用名計)已滿足4家(4家過評或3家過評+1家原研)及以上的競爭條件,其中26個滿足5家及以上的競爭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已滿足條件的藥品并不一定都會納入集采,如氨甲環酸注射劑、呋塞米注射劑等急救藥、短缺藥,容易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此外,注射劑的產能受到工藝、設備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注射劑過評企業均以新分類視同過評的,還沒有進行銷售,中標后保供壓力比較大,這或許也是國采需要考量的因素。
從藥品治療類別看,42個注射劑涵蓋9個治療大類,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藥物(14個品種)及血液和造血系統藥物(9個品種)。米內網數據顯示,兩個治療大類2021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規模均超過1500億元,其中全身用抗感染藥物的注射劑銷售占比接近80%,血液和造血系統藥物的注射劑銷售占比超過80%。
從銷售規模看,42個注射劑2021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規模超過600億元,其中20個注射劑年銷超10億元。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劑以超80億元領跑,目前已有4家企業的產品過評;頭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劑緊接其后,銷售額接近70億元,目前過評企業數已達7家。
暫未納入集采且滿足條件企業數達4家及以上的注射劑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
8個注射劑競爭激烈,科倫、倍特、揚子江等為主力
過評注射劑達5個及以上的藥企(以集團計)
從企業情況看,國內藥企中,科倫藥業、倍特藥業、揚子江藥業、華北制藥、齊魯制藥、中國生物制藥、復星醫藥等企業涉及的注射劑品種數均達5個及以上;跨國企業中,輝瑞、賽諾菲、田邊三菱制藥等均有多個注射劑在列。
在過往的六批化藥集采中,揚子江藥業、齊魯制藥、科倫藥業、中國生物制藥、倍特藥業中選注射劑品種數分別為23個、19個、16個、16個、10個。
滿足條件企業數達8家及以上的注射劑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
從競爭情況看,頭孢西丁注射劑、丙戊酸鈉注射劑、奧硝唑注射劑、頭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劑、依諾肝素注射劑、氨甲環酸注射劑、頭孢噻肟注射劑、生長抑素注射劑8個注射劑滿足條件企業數達8家及以上。
在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頭孢類注射劑TOP10通用名中,頭孢哌酮舒巴坦以14.43%的市場份額排在首位,頭孢西丁以4.70%的市場份額排位第八,頭孢噻肟以3.92%的市場份額排位第九。目前注射用頭孢西丁鈉過評企業數已達9家,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用頭孢噻肟鈉過評企業數均達7家。
在抗血栓注射劑TOP10產品中,依諾肝素鈉注射液以13.53%的市場份額排位第一。從該產品廠家競爭格局看,原研廠家賽諾菲主導市場。東營天東制藥、河北常山生化藥業、山東新時代藥業、南京健友生化制藥、天津紅日藥業、常州千紅生化制藥、深圳市天道醫藥7家企業的產品已過評。
資料來源:米內網數據庫、國家藥監局官網等注: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統計范圍是: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不含民營醫院、私人診所、村衛生室;上述銷售額以產品在終端的平均零售價計算。數據統計截至9月19日,如有疏漏,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