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億明星藥登頂,奧美拉唑等慢病重磅落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時間推移,全球藥品市場結構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21年前風靡全球、榮登暢銷藥榜單的奧美拉唑、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慢病重磅藥,如今已不見其影蹤,取而代之的是阿達木單抗、帕博利珠單抗等抗腫瘤及免疫抑制劑。在集采盛行、仿制藥市場群雄四起的時代,國內藥企開始另謀出路、創新轉型,紛紛擠入創新藥賽道,把握好藥品市場發展的方向,將成為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秘鑰。
一款新藥在獲批上市、抵達患者之前,需經歷分子發現、工藝開發、生產放大、動物試驗、臨床試驗、上市申報等重重關卡,短則耗時五六年,長則多達十幾年,期間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想而知;倘若研發失敗,所有的努力也將付之東流。談起新藥研發,藥圈人都是一把心酸一把淚。
無奈,集采盛行、醫保控費,仿制藥已步入微利時代。開發新藥儼然成為企業創收盈利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國家也給予了相應的鼓勵政策。
不過,創新藥的開發并不能盲目跟風,需立足當下的臨床用藥需求。比較一下現今與21年前全球暢銷藥榜單的產品類別,便能發現其中的重點。
2000年:慢病藥“霸屏”,領跑之勢難撼動
先來看看,21年前全球暢銷藥TOP20榜單:
2000年全球暢銷藥TOP20圖片

來源:公司年報,米內網整理
細看不難發現,21年前全球暢銷重磅多為慢病用藥,以調脂藥、抗抑郁藥、抗潰瘍藥、降壓藥、抗菌藥為主,且大多品種的主力銷售劑型為口服常釋制劑;TOP3品種阿斯利康的洛賽克、默沙東的舒降之、輝瑞的立普妥市場體量均在50億美元以上。
21年前,洛賽克可以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藥王”。1989年,阿斯利康研發數十年的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獲FDA批準上市,雖然研發周期長,化合物專利幾近到期,但是阿斯利康巧妙地運用美國專利法和藥品管理政策,將洛賽克的獨占期一次次延長;加上21世紀初,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胃潰瘍人數的激增,臨床用藥需求的加大等,種種因素讓奧美拉唑在21年前成為當之無愧的“銷冠”。
舒降之由默沙東研發,在90年代公司創新藥豐收時期誕生,上市后銷售額迅速增長,2002年達全球銷售額峰值,接近56億美元。默沙東是最早開發HMG-CoA還原酶抑制劑的公司,旗下的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在獲批后均達到重磅炸彈級別。
立普妥也是全球最成功的藥物之一。作為輝瑞的頭牌降血脂藥,阿托伐他汀曾連續10年全球銷量第一,這一紀錄至今無藥打破。上市至今25年,全球累計銷售額超過1800億美元。
2021年:PD-1/L1研發大熱,抗腫瘤&免疫抑制劑成新貴
回來看看,現今的全球暢銷藥TOP20榜單:
2021年全球暢銷藥TOP20

來源:公司年報,米內網整理
2021年,抗腫瘤藥大獲全勝,上榜的20個品種中,抗腫瘤藥占據6個席位。單抗市場熱浪不減,6款PD-1/L1單抗位列榜單之中。
破百億美元的品種有6個,分別是新冠疫苗產品——輝瑞的Comirnaty和莫德納的Spikevax,兩者攜手挺進前三;免疫抑制劑霸主——艾伯維的修美樂,2021年突破200億美元大關;默沙東的可瑞達、BMS的阿哌沙班和瑞復美等實力悍將,也是近年來全球暢銷藥榜單的常客。
受疫情推動,近兩年新冠疫苗及治療藥橫空面世,在2021年全球暢銷藥榜單迅速登頂的Comirnaty便是其中一員,該款疫苗于2020年12月獲FDA緊急使用授權批準上市,2021年就創造了驚人的367億美元的銷售紀錄。然而,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不會永遠持續,這也為其未來的銷售增加了不確定性,上榜的另一款新冠疫苗產品Spikevax也將面臨如此處境。
修美樂是艾伯維研發的全球首個完全人源化抗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單抗,憑借優異的療效及產品推廣,已連續九年榮登全球暢銷藥榜單的榜首寶座。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生物類似藥的獲批,艾伯維的市場面臨挑戰。
默沙東的可瑞達(俗稱:K藥)在2021年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藥物,與同類競爭對手歐狄沃相比,K藥銷售額是其兩倍。此外,K藥一直在擴展新的適應癥,與羅氏的曲妥珠單抗聯合用于HER2陽性胃癌,與衛材合作聯合樂伐替尼用于晚期腎癌等已在2021年獲FDA批準,前景十分可觀。
21年前后對比,三大趨勢顯而易見
一、藥品市場規模大幅擴容
2000年TOP20品種合計全球銷售規模達575億美元,其中TOP1品種的銷售規模在50億美元左右,到2021年TOP20品種合計銷售規模超過2200億美元,處于榜首末尾的哌柏西利銷售規模也超過54億美元,可以看出,藥品市場規模已大幅擴容。
二、主流產品由慢病藥轉變為抗腫瘤及免疫抑制劑
2000年是慢病用藥的鼎盛時期,包括以他汀類藥物為代表的降血脂藥,以地平類為代表的降壓藥,以PPI藥物為代表的胃潰瘍藥物等均榜上有名。2021年,慢病用藥向重癥、臨床急需等類別的藥物過渡,包括抗腫瘤、罕見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領域。當然,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慢病對藥品的需求仍然存在,不過如今的銷售份額與21年前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語了。
三、仿制藥、生物類似藥相繼登場,“一家獨大”之勢漸退
以洛賽克、舒降之、立普妥3個曾經的重磅炸彈為例,伴隨相關專利期的到來,其不約而同地遭到同類仿制藥的沖擊。在美國市場,目前洛賽克已遭到34個仿制藥的圍攻,舒降之和立普妥也各有22個仿制藥進入戰場,競爭態勢愈發激烈。
在國內,經歷大大小小的集采洗禮后,不少原研藥的銷售規模遭“腰砍”,米內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洛賽克、舒降之、立普妥的銷售額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舒降之和立普妥降幅接近五成。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洛賽克、舒降之、立普妥銷售趨勢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同樣,修美樂、艾樂妥和瑞復美等年銷百億美元的超級重磅也無法置身事外。自2018年修美樂在國內獲批上市以來,至今已迎來格樂立、泰博維、蘇立信等6款國產生物類似藥的沖擊;艾樂妥更是與25個仿制產品同臺競技,2020年8月阿哌沙班進入第三批國家集采,原研廠商BMS遺憾丟標,市場份額被進一步蠶食;另外,瑞復美的大部分專利于2022年陸續到期,目前來那度胺國內已有7家廠商獲批上市、通過一致性評價,滿足集采競爭格局,納入國采也將指日可待。
部分百億美元級品種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格局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回顧藥圈走過的21年,大環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臨床用藥需求也不例外。若創新藥研發一味盲目跟風,缺乏真實銷售數據和市場前瞻性,這顯然是行不通的。畢竟,未來的市場變化速度會比過去的還要來得更大、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