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吹風會:中成藥集采今年擴圍,不追求最低價
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今年集采重點
陳金甫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央的決策,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常態化制度化地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總的考慮:
一是鞏固新常態,推進集采提速擴面。藥品集采在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三大板塊全方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重點聚焦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品種,力爭到2022年底,通過國家組織和省級聯盟采購,實現平均每個省覆蓋350個以上的藥品品種,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達到5個以上,使之成為新的集采常態,從而達到穩定社會預期、穩定行業生態的目的。
二是塑造新的生態。通過不斷完善措施,特別是將供應、質量、信用等相關因素納入集采規則,從體制機制上凈化醫藥流通的生態環境,也就是根治帶金銷售,凈化行業生態,從而激勵企業通過規范競爭,促進流通行業的整治。
三是構建新格局。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功能,加快平臺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提升醫藥價格治理水平,通過多部門政策協同,形成促進醫藥產業和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同時,更有效地減輕群眾負擔,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目前,第七批國采已在路上。從三年來的情況看,包括地方集采,平均每個省份集采品種已經累計達到50個,高值醫用耗材達到了3種。陳金甫透露,今年將指導地方根據臨床需要,圍繞大品種和常見病,查漏補缺進行推進,力爭每個省份開展的省級集采品種能夠達到100個以上,高值醫用耗材能覆蓋到5個品種。
原來的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學藥,去年拓展到了胰島素、人工關節。今年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對群眾反映多、價格調整空間大的耗材品種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在地方層面,進一步在其他領域進行探索。陳金甫指出,中成藥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經組織聯盟采購的基礎上,今年要有序進一步擴大范圍。
針對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強調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耗材品種,陳金甫表示,去年是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進行招采,今年將進一步延伸到脊柱類耗材,基本實現骨科耗材主體覆蓋。當前,脊柱類耗材正在進行摸底研究。近日將與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進行專題研究,廣泛聽取臨床專家、企業的意見,爭取上半年制定一套初步的方案,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能夠順利進行開標。
藥物球囊是心內科的重要耗材,去年在江蘇等一些地方開展了藥物球囊的集采,今年將擴面覆蓋到全國,堵住虛高的空間。
種植牙是一種重要的缺牙修復治療方式,社會需求也很大。去年從地方探索開始,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集采規程,現在方案基本成熟。計劃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地方集采的聯盟改革方式。
不追求最低價
目前地方聯盟集采越來越多,陳金甫表示,省際聯盟的招采品種越來越多,這是必然趨勢,也是主流趨勢。這些將來會不會納入到國家集采?有兩種情況,如果省際的局部招采探索成功,有可能其他省協同跟進,如果是達到了選優的目的,價格合理、臨床滿足了需要,不一定要國家組織集采了。如果省際聯盟探索了,但是競爭格局不充分,品種還不是很多,總量還不是很大,在探索機制成功的基礎上,推進國家組織集采,使這種改革制度的效應迅速受益于全國,服務于臨床。比如胰島素集采,前年在武漢進行了探索,根據探索的成功經驗,迅速組織國家層面來集采,這就是一個雙向之間在制度上的協同。
對于業界關注的集采價格競爭,陳金甫明確表示:“我們不追求最低價,也堅決反對跑步競價。我們不是特別錨定國際最低價,因為中國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們中國人也可以吃上好藥,醫保金也能負擔起這種價格合理的藥品。所以這個競爭規則的設計,實際上有它價格合理調整的機制,怎么使市場發現價值,讓企業公平競價更加合理。”
具體在規則層面,就是針對特定的品種以及競爭格局來設置競價規則。比如競價規則、帶量比例、協議期是多少。對于競爭比較充分的品種,比如化學藥,基本上協議采購量就達到80%以上,協議采購量越大,就說明中標產品的市場覆蓋率越高,群眾受益面越大。同時,要根據市場供應情況適度競爭。陳金甫表示,最早“4+7”試點是只選1家,最低價中標,這樣競爭非常慘烈,供應這一塊就沒有替補,臨床選擇余地小。到了第二批、第三批逐步優化,放寬競爭格局,平衡使用和供給,適當保持競爭率,這樣能夠使價格達到合理回歸。
針對特殊的品種,比如胰島素在臨床替代方面,某種情況下還處于初級階段,基本上被幾家供應商占據,所以在胰島素的競價規則上,第一關心的是臨床替代,第二關心的是產能。所以在競價規則上,要使各個主流產品和新產品都能夠及時進入,有競爭的一席之地,同時產能也有穩定供應。這些方面都是體現在具體的競價規則中。“比如中成藥沒有一致性評價,那么是不是就沒有質量保障?誰來確定質量保障?我們按臨床,按醫院選擇產品,就像我們投票一樣,大家投得多,就說明更加認可。這些都是在具體的品種中間研究更符合臨床需要、更促進企業競爭、能夠促使價格合理回歸的規則,確保達到這樣一個制度效應。”陳金甫表示。
文字實錄<<<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進一步降低患者醫藥負擔。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展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風會的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負責人周健先生,國家衛生健康委藥政司負責人王雪濤先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司負責人李茂忠先生。下面我們首先請陳金甫先生作介紹。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陳金甫: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醫藥集中采購的關心和支持。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不懈、協同推進“三醫聯動”,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2021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今年年初國務院再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進行專項部署,下面我就有關情況進行簡單介紹。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以帶量采購為核心,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改革,經過三年努力,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已經進入常態化、制度化新階段,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了六批藥品帶量采購,共采購234種藥品,涉及金額占公立醫療機構年藥品采購總額的30%。同時,2021年開展了胰島素的專項采購,首次將集采從化學藥品拓展到生物藥領域。高值醫用耗材的集采聚焦了心內科和骨科兩個群眾最為關注的領域,心臟支架集采已經平穩運行一年,中選支架總量169萬套,達到全年協議采購量的1.6倍。去年針對較為復雜的骨科耗材開展了國家組織的集中帶量采購。從目前來看,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已經形成了常態化格局,集采競價規制、質量、供應、配送、使用的保障機制和配套政策也日趨完善和優化。
與此同時,地方在參與國家組織集采的同時也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省級和省際聯盟集采,從采購品種看,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三大類藥品板塊均有涉及,冠脈球囊、眼科人工晶體兩個品種也已經實現了省份全覆蓋。
從取得的成效來看,集采規則不斷優化,質量監管更為嚴謹,供應保障更為穩定,使用政策更為完善,總體呈現了“價降、量升、質優”的態勢。
一是價格回歸合理水平,群眾受益明顯。前六批藥品集中采購平均降幅53%,心臟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髖關節、膝關節平均降價82%,有力擠壓了虛高空間。從三年的改革累計成果來看,國家組織集采節約費用2600億元以上。總體藥品價格水平呈穩中有降的趨勢,從醫保局開展的藥品價格監測數據看,2019年和2021年這兩年,藥品總體價格水平持續下降,年均達到7%左右。
二是臨床使用藥品、耗材的質量得到穩定提升,臨床服務需求充分釋放。從統計上來看,集中采購品種中,群眾使用原研藥和通過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其份額從集采前的50%上升到90%以上。以心臟支架為例,原來在支架產品中間,1/3是不銹鋼的,現在基本上被淘汰,中選的鉻合金使用率達到了95%。再有《我不是藥神》里面的伊馬替尼,通過集采以后,它的使用量增長到了35%,使需要治療的患者得到了充分的用藥保障。
三是推動形成公平競爭、質量保障與創新驅動的行業發展新格局。集采通過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競爭方式,逐步完善了醫藥領域以市場為主導的價格形成機制,引導企業加強質量和成本控制,積極開展產品研發和一致性評價,通過創新驅動和質量保障,使醫藥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四是促進了“三醫聯動”,通過集約的醫保基金購買包括醫保預付等有力推動了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和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舉措。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央的決策,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常態化制度化地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總的考慮:
一是鞏固新常態,推進集采提速擴面。藥品集采在化學藥、中成藥、生物藥三大板塊全方位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重點聚焦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品種,力爭到2022年底,通過國家組織和省級聯盟采購,實現平均每個省覆蓋350個以上的藥品品種,高值醫用耗材品種達到5個以上,使之成為新的集采常態,從而達到穩定社會預期、穩定行業生態的目的。
二是塑造新的生態。通過不斷完善措施,特別是將供應、質量、信用等相關因素納入集采規則,從體制機制上凈化醫藥流通的生態環境,也就是根治帶金銷售,凈化行業生態,從而激勵企業通過規范競爭,促進流通行業的整治。
三是構建新格局。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功能,加快平臺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建設,提升醫藥價格治理水平,通過多部門政策協同,形成促進醫藥產業和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同時,更有效地減輕群眾負擔,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我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并提出提速擴面的概念,請問下一步對于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的提速擴面有哪些具體計劃和考慮?謝謝。
陳金甫:
謝謝,提速擴面是常態化、制度化的應有之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品種提速。品種是真正反映臨床需要的,從品種提速來說,目前我們正在謀劃的是第七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從三年來的情況看,包括地方集采,平均每個省份集采品種已經累計達到50個,高值醫用耗材達到了3種。今年,我們將指導地方根據臨床需要,圍繞大品種和常見病,查漏補缺進行推進,力爭每個省份開展的省級集采品種能夠達到100個以上,高值醫用耗材能覆蓋到5個品種。
第二,集采覆蓋領域的擴面。原來的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學藥,去年拓展到了胰島素、人工關節。今年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則對群眾反映多、價格調整空間大的耗材品種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今年準備在骨科脊柱類耗材進行集中帶量采購。在地方這塊,進一步在其他領域進行探索。包括中成藥,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經組織聯盟采購的基礎上,今年要有序進一步擴大范圍。這樣來說,三大領域全覆蓋,沒有僥幸帶金銷售的生存空間。
第三,持續增效,擴大老百姓的受益面。三年以來,各地推進速度還是比較快,但是在區域聯盟、省級聯盟中間,存在著已經開展的各地區群眾受益率比較高,但是其他沒有參加聯盟的價格降不下來,集采降價的制度效應當地百姓受益不到。所以我們想,在已經開展集采的品種,要逐步實行其他省份的跟進協同,使覆蓋面能夠迅速擴大到其他地區。
這些方面都是今年工作的幾大領域、幾大重點。謝謝。
“
長期來看,納入集采的藥品、耗材品種數持續增加,集采產品供應保障尤為重要,請問我們應該如何保障中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穩定供應?謝謝。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負責人 周健:
謝謝您的提問,我回答一下您剛才的提問。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改革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中選產品生產供應保障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開展國家集中采購藥品的生產動態監測。我們組織中標企業每月報送集采藥品的生產、銷售和庫存數據,動態掌握生產的供應情況,及時分析研判,確保中標藥品能夠按照約定穩定供應。
二是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我們及時了解并幫助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加強生產要素的保障,確保中選品種穩定生產。
三是持續提升國家集中采購藥品生產供應保障能力。推動國家集中采購品種大規模、智能化生產線的建設,支持優勢中選企業對現有的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或建設新的生產線,實現生產過程連續化,保持產品質量一致性,提升生產智能化和生產質量水平。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繼續做好集采中選產品的生產供應保障工作。一是繼續開展國家集中采購藥品動態監測,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可能影響生產供應的苗頭性問題,保障我們中選的品種能夠穩定供應市場。二是切實督促企業做好中選品種的生產供應,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提升生產供應保障能力。三是集中攻堅醫藥產業短板難題,支持一批解決關鍵共性技術、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優質項目,引導企業在生產工藝、高端輔料、制藥設備等短板空白領域實現新突破。
我就回答這么多,謝謝。
“
請問針對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強調的骨科耗材、藥物球囊、種植牙等耗材品種,今年的具體安排是什么?謝謝。
陳金甫: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主要是幾大類,骨科耗材這一塊,我們去年是對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進行招采,同時去年在創傷類已有河南聯盟開展了招采,今年進一步延伸到脊柱類耗材,這樣耗材里最大的板塊骨科這塊耗材基本上主體覆蓋了。脊柱類耗材現在正在進行摸底研究,正在進行信息標準化,包括也在研究它的規則。因為骨科臨床的需求很大,但是標準不一,尤其是產品的組成非常復雜,所以如何按照臨床醫療的需要來形成采購產品組,這涉及到很高的技術環節,現在已經在研究方案,近日我們將跟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進行專題研究,并且廣泛聽取臨床專家的意見、廣泛聽取企業的意見,爭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的方案,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能夠順利進行開標。
藥物球囊這一塊,涉及到心內科重要的耗材。前年支架招了以后,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支架使用量上升,達到協議采購量的1.6倍。與此同時,在一段時期,藥物球囊的使用也大幅度上升。也有臨床反映,支架價格下來了,醫生不用支架了,這個說法當然是不攻自破了,因為患者需要嘛,原來過度濫用支架這一塊,他沒有便宜可占了,就不濫用了。與此同時,因為藥物球囊沒有納入集采,有價格空間,所以這一塊也有虛高的成份。去年我們在江蘇等一些地方開展了藥物球囊的集采,今年要擴到全國,堵住虛高的空間。
第三塊是種植牙,這一塊大家爭議很大,詬病很多。現在看來,種植牙是一種重要的缺牙修復治療方式,社會需求也很大。當然,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也很多。所以我們想,從地方探索開始,從去年初就開始部署,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集采規程,現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廣泛聽取了臨床、企業和各地意見,準備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夠推出這樣一個地方集采的聯盟改革,實際上也是在國家主導下一種布局,在牙科種植體探索的一種集采方式。實際上今后集采更重要的是規則,不同招標標的的特點非常復雜,需要符合產品質量的要求,又要符合臨床需要,又要切實讓企業、患者能夠共享改革的成果。
我就回答這么多,謝謝。
“
目前地方聯盟集采越來越多,請問該如何評價這類聯盟的意義?地方聯盟集采的品種未來是否都會納入地方集采?謝謝。
陳金甫: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實際上國家組織集采,就是地方聯盟集采。我們講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這里面涉及到幾個概念。第一個,我們還是代表公立醫療機構來集中招標采購。公立醫療機構集中招標采購在哪個層級呢?原來在地級,后來到了縣,為了減少流通環節、各地開花、規則不一,尤其還有一些不正當的利益輸送。在國家組織集采之前,原來衛健委部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優化規則、構建集中采購的平臺,已經形成了省級集采的模式,把一個省的公立醫療機構的招標采購集中到省級平臺,這樣有幾個好處,統一規則、集中采購量、減輕企業的負擔。所以省級聯盟應該說是集中采購的主體。
在這個基礎上,對一些大品種、對一些探索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比較困難的領域,采取了國家組織省級聯盟的形式,所以這個招標叫做“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聯盟招采是一個主體,就是省級聯盟。國家代表全國省級聯盟,組織對某些品種開展采購,藥品由上海藥事所進行操作,耗材由天津醫藥采購中心進行操作,實際上聯盟主體還是省。
國家不可能把所有的品種都招齊,我們還是要服務臨床,因為公立醫療機構采購的品種是非常復雜的,這個時候如果醫院全部去采購,那原來的漏洞,流通環節的弊端就很多。所以,還是要大量通過省一級聯盟去招采,甚至有一些還需要有第三方招采,比如小耗材,包括醫院也有一些采購,所以這種制度模式還是要服務于、有利于醫療機構的運作和臨床服務。現在我們的主體格局是國家組織、省際聯盟的招采,這兩個格局是不變的。剛才你說到省際聯盟的招采品種越來越多,這是個必然趨勢,也是主流趨勢。這些將來會不會納入到國家集采?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比如說省際的局部招采探索成功,有可能其他省協同跟進,如果是達到了選優的目的,價格合理、臨床滿足了需要,不一定要國家組織集采了,如果省際聯盟探索了,但是競爭格局不充分,品種還不是很多,總量還不是很大,在探索機制成功的基礎上,我們推進國家組織集采,使這種改革制度的效應迅速受益于全國,服務于臨床。這個時候,有一個上下之間的聯動。比如胰島素集采,我們前年在武漢進行了探索,根據探索的成功經驗,迅速組織國家層面來集采,這就是一個雙向之間在制度上的協同。
謝謝你的提問。
“
集采中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質量安全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討論的熱點,相關部門采取了哪些舉措,加強集采中選產品質量監管,確保降價不降質?謝謝。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司負責人 李茂忠:
國家藥監局始終將集采中選產品的質量監管作為藥品監管的重中之重,多措并舉,加強質量監管,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集采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的工作部署,服務好“三醫聯動”改革。
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方面:一是對一致性評價的注冊申請建立了綠色通道,隨到隨審,并嚴格現場檢查。截至2021年底,共計有693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二是嚴把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的技術標準。對標國際通行要求,發布了生物等效性、藥學質量控制等技術審評標準和系列指導原則。三是制定了《化學仿制藥參比制劑遴選與確定程序》,組織專家委員會嚴格遴選發布參比制劑。截至2021年底,共計發布參比制劑目錄49批,共4677個品規,基本涵蓋了大多數臨床常用品種。
在加強集采中選藥品質量監管方面:一是印發了工作方案,部署對集采中選企業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對中選產品進行全覆蓋抽驗,監督中選企業嚴格按照核準的藥品標準和生產工藝組織生產,嚴格遵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二是建立了藥品品種檔案信息化系統,與各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共享藥品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基礎信息,進一步提高監督檢查的針對性。三是穩步推進集采中選藥品的追溯管理,逐步實現集采中選藥品上市后全過程可追溯。四是發布了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技術指導原則,規范藥品上市后的變更管理。五是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對監督檢查發現企業存在的缺陷,督促企業及時整改;一旦發現違規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截至目前,根據產品抽檢和不良反應監測結果,國家集采中選品種還沒有發現質量異常。
在集采中選高值醫用耗材質量監管方面:將集采中選的冠脈支架、人工關節等產品列為2021年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治理的重點,監督企業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同時,部署對冠脈支架和人工關節等生產企業開展飛行檢查,檢查結果總體良好。在此基礎上,構建國家集采高值醫用耗材監管長效機制,持續保持對中選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和對中選品種實行全覆蓋抽檢,切實保障質量安全。
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繼續強化集采中選產品質量監管,督促中選企業夯實質量主體責任,確保藥品質量安全,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我先回答這些,謝謝。
“
目前集采的品種越來越多,集采的規則也不盡相同,請問這個規則的制定方面主要是考慮了哪些因素?謝謝。
陳金甫:
謝謝,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集采是個大的制度創新,也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系統集成的改革,這種改革不是單一目標的事情,它是多元目標動態平衡的事情,換句話說,既要有系統集成、規則嚴格、科學公正的“冰墩墩”,也要有多元目標動態平衡、多方受益、促進未來發展的“雪容融”。剛才你說的問題就涉及這兩個方面。
第一,在制度層面,國務院文件已經說得很清楚,必須堅持帶量采購,要保證質量,促進創新驅動,穩定供應,確保臨床使用。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的配套政策,包括醫保預付、節余獎勵、配送保障以及結算的一系列流程。下一步,我們要加強平臺建設,讓它服務于市場,服務于醫療機構,服務于企業,進行專業化的平臺操作。這些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能背離,尤其是帶量采購是制度的核心。如果“跟價不跟量”,企業就不能以量搏價,就不可能實行有效的成本核算,還要去跑醫院,增加了運營成本,也留下了尋利的空間。
第二,在規則層面,就是服務于制度層面,針對特定的品種以及競爭格局來設置競價規則。比如競價規則、帶量比例、協議期是多少。帶量中間,誰來報量、誰來選量,這些都要針對品種進行精細化設計。對于競爭比較充分的品種,比如化學藥這一塊,基本上協議采購量就達到80%以上,協議采購量越大,就說明我們中標產品的市場覆蓋率越高,群眾受益面越大。同時,要根據市場供應情況適度競爭。大家知道,最早“4+7”試點是只選1家,最低價中標,這樣競爭非常慘烈,供應這一塊就沒有替補,臨床選擇余地小。到了第二批、第三批逐步優化,放寬競爭格局,平衡使用和供給,適當保持競爭率,這樣能夠使價格達到合理回歸。我們不追求最低價,也堅決反對跑步競價,這樣就達不到多元動態目標平衡了。我們不是特別錨定國際最低價,因為中國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們中國人也可以吃上好藥,醫保金也能負擔起這種價格合理的藥品。所以這個競爭規則的設計,實際上有它價格合理調整的機制,怎么使市場發現價值,讓企業公平競價更加合理。
當然,針對特殊的品種,比如胰島素在臨床替代方面,某種情況下還處于初級階段,還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后續的維護,臨床這一塊還是有很大爭議,現實的格局又不平衡,基本上被幾家供應商占據,所以在胰島素的競價規則中間,實際上我們第一關心的是臨床替代,第二關心的是產能。我們聯采辦到每一家企業看它的車間,如果你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以后,后續供應時產能跟不上,影響的就是臨床。所以在競價規則上,要使各個主流產品和新產品都能夠及時進入,有競爭的一席之地,同時產能也有穩定供應。所以這些方面,都是體現在具體的競價規則中間。比如中成藥沒有一致性評價,那么是不是就沒有質量保障?誰來確定質量保障?我們按臨床,按醫院選擇產品,就像我們投票一樣,大家投得多,就說明更加認可。這些都是在具體的品種中間研究更符合臨床需要、更促進企業競爭、能夠促使價格合理回歸的規則,確保達到這樣一個制度效應。謝謝。
“
請問下一步如何推進國家集采中選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優先合理使用?謝謝。
陳金甫:
這里面有一個概念,我們不是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進行集采,我們是代表醫療機構進行集采,所以醫療機構是使用的主體。首先從需求上來說,就避免了我們外部強加給醫療機構這個概念。第二個概念,醫療機構在報量中,是據實歷史報量,根據價格變動可能帶有一種趨勢性的預判報量。所以,需求是由醫療機構按實際使用需求來確定,它是客觀需要。第三個,我們在某些具體產品中間,在研究競價規則中間,充分考慮醫療機構在臨床替代產品中間的可行性、安全性,這方面醫療機構有最重要的發言權。第四個,醫療機構作為需求方,我們代表人家采購,是有協議規定的,必須由醫療機構和供應商企業簽定協議。
某種意義上講,這種集中帶量采購一是價格發現機制,二是商業采購機制,要必須符合商業的契約精神。所以這幾條,從制度、原理和需求來說,充分保證了醫療機構能夠優先使用中標產品。當然,在實際運行中間,也有一些操作上的不成熟的方面,比如說有些醫療機構硬性規定先把中標產品用完,然后再去用其他產品,這樣我們是不贊成的,因為中標產品這一塊是個契約,也是你的需求,但是如果患者需要用非中標產品,你不能不用,所以在備藥這一塊還是有要求的。在臨床、在衛生管理、在用藥管理也是有要求的。當然,除了這些規則性的安排以外,還有個重大的制度安排,就是節余留用政策,對醫療機構能夠合理用藥、優先使用,確保協議產品量的使用情況下,按照制度性的規定,節約的醫保資金一部分由醫療機構留用,用于醫生的激勵,解決技術勞務價值的體現。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藥政司負責人 王雪濤: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吉林省銀諾克藥業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經理
電 話:4008-766-761, 0431-82811229, 15843029977, 15671280088
郵 箱:ynk@ynkyy.com
網 址:http://m.tpu84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