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國內RNA療法第一股!在研超10款 圣諾醫藥會被資本看好嗎
2021年收官之時,又一虧損無產品商業化企業登陸港股。
12月30日,圣諾醫藥-B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成為中國核酸藥物第一股。據悉,其IPO發售價每股為65.9港元/股,計劃發售 754萬股,擬募資最高約5.48億港元,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在IPO公開募股期間,圣諾醫藥合共引入2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約2860.18萬美元(約2.23億港元),其中昆明佳時清、浙江健新原力制藥分別認購2360.18萬美元、50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2位基石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均將透過中國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完成。
據招股書披露,本次圣諾醫藥IPO所得資金中,約2.43億港元將用于撥付發展及商業化STP705;約6570萬港元將用于撥付STP707的開發;約6450萬港元將用于GalNAc計劃產品,如STP122G、STP133G、STP144G以及其他臨床前階段候選產品;約6450萬港元將用于GalNAc計劃產品,如STP122G、STP133G、STP144G以及其他臨床前階段候選產品以及約1590萬港元將用于一般企業及營運資金用途。
10余款藥物在研 位列全球RNA療法“第一梯隊”
圣諾醫藥,2007年在美國成立,是唯一一家同時在中國及美國經營業務的臨床階段RNA療法生物制藥公司;也是首家為核心產品 STP705 的 RNA療法在腫瘤學領域取得積極IIa期臨床結果的公司,通過利用中國及美國的互補監管體系加速開發并獲得監管批準,包括尋求可在美國實現孤兒藥認證的候選藥物及適應癥;在中國及美國均占有重要市場地位。
RNA療法即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是一種是指基于特定RNA序列的靶向治療手段,以RNA作為靶點,就極大地豐富了藥物靶點的選擇,該等藥物具有成本效益,制造相對簡單。
RNA藥物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藥物研發的邏輯思路。從理論上講,只要知道致病基因的序列,設計與致病序列互補的RNA,即可從源頭控制致病蛋白的翻譯表達,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目前RNA療法研發熱點集中在三大方向:信使RNA(mRNA)、RNA干擾(RNAi)以及反義寡核苷酸( ASO)療法。
據招股書披露,目前,圣諾醫藥主要聚焦于RNAi療法以及mRNA疫苗及療法,并已搭建了10余款產品在研的豐富產品管線,其中核心產品及臨床進展最快的產品是STP705和STP707,均為針對TGF-β1和COX-2的雙靶向siRNA療法。且STP705已有3項適應癥在美獲得FDA的孤兒藥認證,包括原發硬化性膽管炎、膽管癌和HCC(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類型)。
圣諾醫藥產品管線
圖片來源:圣諾醫藥招股書
隨著核酸藥物的研究發展,RNA藥物在后續發展中也面臨著如何提高RNA穩定性、細胞攝取率等挑戰。RNAi藥物易降解,靶向性差、難以被靶細胞內吞,故而遞送技術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針對這一瓶頸,圣諾醫藥打造了多肽納米藥物遞送系統(PNP),可用于將RNAi療法局部或全身給藥至肝細胞,GalNAc RNAi偶聯物遞送平臺,可用于將RNAi療法全身給藥至肝臟,以及PLNP遞送平臺用于mRNA疫苗及療法給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圣諾醫藥暫無商業化產品上市,2019年虧損1712.7萬美元、2020年虧損4642.8萬美元、2021年前三季度5000.1萬美元;盡管如此,其仍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021.3萬美元、1489.4萬美元、2201.4萬美元。
IPO前估值42億元 圣諾醫藥會被資本看好嗎?
自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范圍內mRNA新冠疫苗的成功研發與大規模使用,RNA藥物賽道變得火熱,且隨著靶點發現技術的進步和化學修飾、遞送技術的成熟,RNA藥物正快速成為一個主要的治療板塊。
據圣諾醫藥招股書披露,RNAi療法的全球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200萬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6200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49.2%,估計于2030年將達到250億美元。截至2030年,RNAi療法應用于常見病及腫瘤學的市場規模將占總市場規模的54%。
圖片來源:圣諾醫藥招股書
在此次港股IPO之前,圣諾制藥已經獲得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旋石資本、沃森生物、仙瞳資本、沃森生物等,今年7月2日圣諾制藥宣布完成1.05億美元的E輪融資。招股書顯示,圣諾制藥最新一次E輪融資后估值為6.57億美元,相當于42億元人民幣左右。
圖片來源:圣諾醫藥招股書
持股比例方面,ipo前創始人陸陽持有圣諾制藥15.52%的股權,非執行董事戴曉暢持股9.62%。此外,沃森生物通過上海沃嘉持股4.46%,上海沖石持股5.67%,仙瞳投資持股4.90%。
結語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 引入18A章,允許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以來,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香港交易所成為了越來越多生物科技公司首選上市地,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40家生物科技企業港股上市。
盡管資本市場對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打開大門;然而2021年,創新生物藥企IPO頻頻“破發”,逐漸體現生物醫藥企業價值分化。那么,圣諾醫藥手握目前最被看好與極具前景多款RNA療法,明日會打破近期生物科技企業IPO“破發魔咒”嗎?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