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高溫季心血管疾病高發 勿擅自停藥
梅雨剛過,上海便遭遇連日高溫,氣溫不斷攀升,高溫燒烤模式依然開啟。入伏后,中暑話題又成了民眾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此間專家接受采訪時直言,“夏季血壓最低,癥狀相對穩定”是誤區,擅自停藥、自行換藥不可取。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專家宋賀14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不少心腦血管病患者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年之中夏季血壓最低,癥狀相對穩定一些,就擅自停藥或自行換藥。”他指出:“高溫季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氣持續悶熱時,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明顯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同時,夏季高溫,機體水分隨汗液大量蒸發致血液黏稠,易導致心腦血管缺血甚至栓塞;由于晝長夜短,睡眠質量“打折”等因素,患者易出現心絞痛、心率失常、腦梗塞、心肌梗死等,甚至發生猝死。”
多補充水分,飲食要清淡均衡是宋賀提出的建議。他表示,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定期門診檢查,遵醫囑嚴格按要求服藥,不要擅自停藥。心血管患者應避免過度勞累及辛辣刺激飲食,多食新鮮蔬果;避免在高溫下活動,注意早上起來喝一杯水,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適當運動,忌大喜大悲大怒。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高溫,極易發生中暑現象。”上海仁愛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周勇1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中暑是在高溫高熱、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發生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水電解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的一種急性疾病。
周勇指出,中暑主要跟高溫、太陽直射、勞動強度大、空氣不流通等因素有關,除此之外,個人體質弱、營養狀態不佳、過度疲勞、睡眠不足、肥胖等原因也是誘發中暑的因素。
怎么判斷是否中暑?周勇直言,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胸悶、頭暈、惡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一定要重視,可能中暑了。這位專家告訴記者,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中暑后患者會出現由輕到重的一系列疾病癥狀。其中,重度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
據介紹,熱射病是特別嚴重的一種,患者體溫可高達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有的甚至可導致休克,嚴重的可引起昏迷、肝、腎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現,病情惡化快,病死率極高。
中暑了怎么辦?周勇主任醫師指出,要立即停止活動,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打開電風扇或空調,幫忙脫去多余的衣物,使其快速散熱;用冷水或酒精幫助患者擦身,或者用濕毛巾、冰涼貼冷敷,使其降溫。
他說,可以讓患者服用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多喝淡鹽水、綠豆湯,以補充流失的體液,并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如果患者昏迷不醒,或者癥狀難以緩解或消失,可能是重度中暑,在采取救治措施的同時,要及時撥打120,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
周勇強調:天氣炎熱時,不管是否口渴,都要多喝水,尤其是出汗較多時,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如果無法避免,要準備好防曬用具,并涂防曬霜,出行備一些防暑降溫的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