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集采最新消息傳出 第五批時間有跡可循
隨著全國集采的常態化進行,品種、時間都變得有跡可循,醫藥企業要提前做好市場調研,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作出應對了。
1、第五批時間有跡可循
近日,央視針對全國集中采購的常態化消息,作了專題報道,確認了每年兩批帶量采購的常態化消息。
2020年11月5日,我國首次對冠脈支架進行集中帶量采購,10個品種中標,價格由均價1.3萬元下降到700元左右,冠脈支架一下子從“天花板價”降到了“地板價”,引起業界嘩然。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高值醫療耗材領域費用虛高,流通領域 ‘帶金銷售’詬病已久,導致老百姓負擔很高,臨床用藥,包括耗材的使用很亂。”
國家醫療保障局價格招采司招標采購處副處長董朝暉說:“在藥品領域將常態化開展集中帶量采購,預計每年可能會開展兩批帶量采購;在耗材領域會繼續探索,將更多的產品納入集中帶量采購范疇,同時會加強對地方的指導,在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推進醫藥集中帶量采購。”
事實上,按照風云藥談梳理,從第二批開始,每一批帶量采購的大致時間,已經變得有跡可循。
第二批時間表:
報量:2019.11.28
統計:2019.12.10——12天完成統計
發布:2020.01.13——44天發布現價及報量
報價:2020.01.17——47天完成報價公示--發布后四天準備時間。
春節:2020.01.25——春節前8天完成
第三批時間表:
報量:2020.06.22
統計:2020.07.09——17天完成統計
發布:2020.07.29——37天發布現價及報量
現價:2020.08.20——59天完成報價公示
第四批時間表:
報量:2020.12.10
統計:2021.01.01——21天完成統計
發布:1月15日——發布報量,18天完成報價
報價:2月3日,報價
春節:2021.02.11——春節前8天完成
如今,按照時間表來看,一年兩次的全國集采已經逐漸常態化和固定化,或許明年6月,第五批帶量采購就會如期而至。
2、醫保目錄,用量大品種納入集采
1月15日,總理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兩節”期間加強對受疫情災情影響困難群眾和低保等群體的生活保障;部署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以常態化制度化措施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會議指出:近年來國家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重大改革,截至去年底已開展了三批集采,覆蓋的藥品平均降價54%,每年節約費用530多億元,惠及億萬患者。近期又將開展第四批集采,并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范圍。
會議要求,按照醫改部署,堅持三醫聯動,推動藥品集采常態化制度化。
一是按照保基本、保臨床原則,重點將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內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藥品納入采購范圍,逐步覆蓋國內上市的臨床必需、質量可靠的各類藥品和耗材。公立醫療機構均應參加集采。研究對治療罕見病的“孤兒藥”采購作出特殊安排。
二是符合條件的仿制藥、原研藥和參比制劑均以通用名參與集采,通過質量和價格公平競爭產生中選企業和藥品、耗材。醫療機構要確保優先使用中選藥品,按需求盡可能提高采購量。中選企業要確保降價不降質量、不減療效,保證供應。加強對中選藥品和耗材生產、流通、使用全鏈條監管。
三是集采要在為患者減負同時,兼顧企業合理利潤,推動藥品、耗材行業在競爭中提高集中度,促進產品創新升級,對節約的醫保費用按規定給予醫療機構結余留用激勵,努力使這項改革實現患者和企業、醫療機構都受益。
3、注射劑大范圍集采開始
2021年,1月15日上海市陽光采購網發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標志著第四批全國藥品帶量采購正式開始,2月3日進行價格申報和競價確定。
數據顯示,第四批國采共有45個產品,80個品規,涉及藥企數量預計超過120家。據研究機構梳理,45個品種中有8個注射劑品種,3個滴眼劑,其余為口服劑型。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批國采的正式啟動,意味著注射劑臨床大品種的集中采購正式開始。本次入圍的8個注射劑品種為多索茶堿注射劑、布洛芬注射液、氨溴索注射劑、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帕瑞昔布注射劑、泮托拉唑注射劑、硼替佐米注射劑和注射用比伐蘆定,這8個產品在2019年樣本醫院收入占45個品種總樣本醫院收入的30%以上。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院終端化藥注射劑市場規模超過6300億元,前20個臨床大品種的合計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此次8個注射劑品種納入國采,或對數十家藥企的銷售收入產生影響。
從醫保品種來看,45個品種中,有7個為國家醫保甲類藥品,35個為乙類藥品,2個非醫保藥品為布洛芬注射液和注射用比伐蘆丁。
結合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重點將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內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藥品納入采購范圍。某種程度上,為了騰籠換鳥,節約醫保基金,醫保目錄中的用量大品種,將被優先考慮納入集采,從幾輪集采的品種數據也可以清晰的看出這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