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公衛、家簽工作 迎來重大調整
公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迎來重大變化!基層醫生須盡快做好這3點。
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加強全民健康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項建設將會給基層醫生帶來哪些影響?我們一起來看。
實現信息共享,打通部門壁壘
切實為基層醫生減負
據基層醫師公社了解,目前部分基層醫生反映開展基本公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身累心累”,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方面源于老百姓對這些政策、服務認識不到位,配合度較低,造成“求建檔立卡”“求檢查”“求簽約”的局面。
此次《通知》多次提到共享一詞
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檢查檢驗結果等在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實時更新、互認共享;
醫院信息平臺、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
強化醫院數據共享,強化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標準化共享;
實現衛生健康相關數據與醫保共享
……
實現信息共享后,將很大程度上減輕基層醫生的工作壓力和負擔。
另一方面,源于部門間的信息壁壘,造成一表多填,反復修改或者是填完紙質填電子資料的局面。
《通知》提出,將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推進健康檔案共享文檔標準應用,全面推進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建設。
實現居民個人健康檔案信息自動歸集、動態更新和規范管理,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務實應用和逐步向個人開放。
今后,隨著基層醫療機構信息標準化建設落地,基層醫生將有更多時間利用在提高居民健康服務質量上。
新一輪改革大幕已拉開
基層醫生須盡快做好這3點
公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基層醫生必須快速適應新潮流。
一、保證數據真實,杜絕造假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興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行業的創新融合發展,“造假”將會很大程度地被遏制。
比如通過對居民人臉圖像信息采集,建立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人臉數據庫;又比如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今后數據將比傳統統計的數據更全面、及時、透明。
二、盡快適應電子化設備
多省發文,加快推進縣鄉村一體化建設,且明確村衛生室在其中的職責分工。有一條就是,重點負責提供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以及婦幼保健管理、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這提醒廣大村醫務必要盡快適應電子化設備,據悉,海南省目前已為全省2357名村醫配備了功能多元的‘村醫通’智能終端設備。
“村醫通”智能服務終端具有醫保實時結算、醫保掃碼繳費、養老資格認證、票據打印、人臉識別、讀取身份證、醫保電子憑證、社保卡等功能。
三、提高對數據敏感性
上海市閔行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基層醫生表示,填表這件事本沒錯,通過對填表數據的分析,可以幫助上級更好地制定決策和政策傾斜,重點在于怎么填?如何填?
換句話說,填表的意義在于要對數據具有敏感性,善于利用這些數據。一旦實現信息化的支撐,數據的價值將愈發凸顯。
時代在變,基層醫生也要跟著變,才能更好地守護基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