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一哥易主!90億市場 6個超5億品牌亮眼
WHO數據顯示,全球的抑郁癥患者超過3億。我國抑郁癥患病率達2.1%,抑郁癥已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推動著抗抑郁藥物的市場擴容。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銷售額突破90億元,同比增長超10%。近年來,隨著京衛制藥、華海藥業、康弘藥業、科倫藥業、豪森藥業等國內藥企持續發力,外資藥企的市場份額增速放緩,甚至部分還出現了下滑。品牌TOP20中,有6個品牌超過5億元,其中,靈北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銷售額下滑超過20%,同比減少了近2億元,從2018年的首位跌至第三;而輝瑞的鹽酸舍曲林片、山東京衛制藥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則搶占了第一和第二位。
突破90億!抗抑郁藥市場穩步增長,外資藥企盤踞前三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去年7月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實施心理健康促進等15個重大專項行動,并進一步細化目標,包括到2022年和2030年,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郁癥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抑郁癥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此外,還提出整合社會資源,設立市縣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等。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市場快速增長,2019年銷售額突破90億元。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渠道格局

從渠道格局來看,近年來,城市公立醫院逐步下滑,2019年市場份額跌破80%;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則穩步增長。
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企業競爭格局

從企業競爭格局來看,輝瑞、靈北、禮來3家外資藥企盤踞前三的位置,2019年市場份額均超過10%,輝瑞則居首位。近年來,隨著京衛制藥、華海藥業、康弘藥業、科倫藥業、豪森藥業等國內藥企持續發力,外資藥企的市場份額增速放緩,甚至部分還出現了下滑。
品牌TOP20出爐!“抗抑郁一哥”易主,豪森、科倫、華海……發力
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抗抑郁化藥品牌TOP20(單位:萬元)

品牌TOP10中,輝瑞、靈北、禮來等外資藥企占據4個席位;國內藥企方面,豪森藥業的阿戈美拉汀片、科倫藥業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華海藥業的鹽酸帕羅西汀片快速增長。從銷售額來看,有6個品牌超過5億元,其中,靈北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銷售額下滑幅度最大,同比減少了近2億元,從2018年的首位跌至第三;而輝瑞的鹽酸舍曲林片、山東京衛制藥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則搶占了第一和第二位。
● 京衛、科倫、華海等國內藥企搶食20億大品種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艾司西酞普蘭片劑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由H.Lundbeck A/S和Allergan聯合開發,主要用于治療憂郁癥,2002年8月該藥品獲FDA批準上市銷售。美國境內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生產廠商主要有Lupin, Torrent, Cipla等,2006年該產品在中國批準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艾司西酞普蘭片劑銷售額近20億元,主要生產企業有山東京衛制藥、靈北、四川科倫藥業、湖南洞庭藥業、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吉林西點藥業。2019年11月,浙江華海藥業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以仿制4類申報上市獲批,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靈北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憑借超30%的增速占據抗抑郁化藥品牌首位,市場份額高達45.68%,2019年銷售額明顯下滑,市場份額僅有35.27%。而山東京衛制藥的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成功“逆襲”,2019年銷售額突破7億元;此外,四川科倫藥業、湖南洞庭藥業、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的銷售額增長均超過30%。
● 增長98%!豪森拿下首仿“殺入”前十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阿戈美拉汀片劑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阿戈美拉汀用于成人抑郁癥的治療,由法國施維雅原研。豪森藥業的阿戈美拉汀片(商品名:阿美寧)是中國的阿戈美拉汀首仿藥,在2014年上市,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獲批準銷售的阿戈美拉汀仿制藥。米內網數據顯示,阿戈美拉汀片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快速增長,2019年超過2億元,同比增長98.24%,憑借著強勁的增速“殺入”抗抑郁化藥品牌前十。
資料顯示,去年9月,賽諾菲中國與施維雅中國就施維雅研發的抗抑郁藥物阿戈美拉汀片(商品名:維度新)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協議,賽諾菲中國將全面負責這款藥物上市后的營銷和推廣工作。今年4月,據賽諾菲中國消息,維度新在北京和西安同時開出首張處方。
10個抗抑郁藥過評,5個僅1家
抗抑郁藥過評情況

截至6月15日,抗抑郁藥有10個產品通過(包括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鹽酸文拉法辛緩釋片、鹽酸度洛西汀腸溶膠囊、氫溴酸西酞普蘭膠囊等5個產品僅1家企業過評,而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過評企業最多,涉及山東京衛制藥、四川科倫藥業、浙江華海藥業等5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