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藥集團進軍科創板!15個重磅品種瞄準超10億市場
月27日,石藥集團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實現銷售收入61.25億元,同比增長11.5%;股東應占溢利11.59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成藥業務銷售收入50.22億元,同比增長18.3%。石藥集團表示,一季度業績受到疫情的拖累,銷售收入及核心利潤的增長均低于預期。同日,石藥集團宣布擬進軍科創板,這標志著在完成“港股+A股”的資本布局以后,將繼續利用金融杠桿,進一步向創新型高新科技資本市場借力。
一季度狂賺超11億!成藥收入增長18.3%
2020年一季度石藥集團業績情況

今年一季度,石藥集團的業績仍保持快速增長,銷售收入61.25億元,同比增長11.5%;股東應占溢利11.59億元,同比增長21.8%。石藥集團表示,一季度受到疫情的拖累,銷售收入及核心利潤的增長均低于預期。今年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期間全國各地采取封閉式管理,醫院門診量及住院率均受到影響,市場活動及藥品配送也受到阻礙,集團成藥產品的銷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疫情期間,集團一方面積極配合政府的各項防控措施,并全力生產阿比多爾等臨床急需產品;另一方面,通過加強線上學術會議及講堂的推廣形式,以減輕疫情對銷售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石藥集團的成藥業務銷售收入50.22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神經系統疾病產品銷售收入16.54億元,雖然同比減少4.3%,但恩必普(丁苯酞軟膠囊及注射液)銷售收入增加18.1%。抗腫瘤產品銷售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加53.7%。其中,克艾力(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及津優力(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的銷售收入分別增加114.0%及64.5%。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丁苯酞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恩必普是石藥集團的獨家產品,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丁苯酞銷售額超55億元,膠囊劑占44.7%,注射劑占55.3%。資料顯示,2019年恩必普新增進入4項指南,累計開展超過100項醫學研究,為市場下沉及持續成長提供強大的支持。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紫杉醇注射劑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克艾力是國內首仿上市的新一代紫杉類化療藥。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紫杉醇注射劑銷售額達78.75億元,同比增長35.87%。石藥集團表示,將把握克艾力以低價進入國家集采目錄的契機,加快醫院開發和市場下沉,并繼續采取專業化的學術推廣策略,搶奪紫杉醇的市場份額,實現克艾力的迅速放量。
近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劑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津優力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長效升白藥物。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劑銷售額突破30億元,生產企業僅有齊魯制藥和石藥百克(山東)生物制藥兩家,齊魯制藥占51.04%的市場份額,石藥百克(山東)生物制藥占48.96%。2019年石藥集團推出津優力預灌封注射劑型,增強了給藥準確性藥液利用率,且雙劑型可更有效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同時加速地級、縣級醫院開發,并與多家重點醫院開展戰略合作。此外,還將會開拓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用藥機會,進一步擴展血液、骨腫瘤等領域,為津優力打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此外,一季度石藥集團的抗感染產品銷售收入7.75億元,同比減少3.2%。心血管疾病產品銷售收入5.82億元,同比增加66.5%,其中,恩存(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在去年4+7集采全國擴圍招標中標,帶來新的銷售收入;玄寧(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分散片)的銷售增長達25.8%,重回較為理想的水平。呼吸系統疾病產品銷售收入1.91億元,同比增加98.9%,而因疫情的爆發,重新上市的琦效(鹽酸阿比多爾片)在一季度也有可觀的銷售收入。糖尿病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6.3%。
研發投入超5億!3年上市新品50余個,15個瞄準超10億市場
近年石藥集團研發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石藥集團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一季度研發費用達5.68億元,同比增長23.2%,占成藥業務收入的11.3%。目前在研項目300余項,其中小分子創新藥40余項、大分子創新藥50余項,新型制劑20余項,主要聚焦在腫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經、消化和代謝、心腦血管系統及抗感染治療領域。
今年以來,石藥集團取得利伐沙班片、孟魯司特鈉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及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的藥品注冊批件,以及歐米加-3-酸乙酯90軟膠囊的美國ANDA批件。目前還有26個藥品處于注冊審評待批階段,39個產品正在開展臨床試驗(包括28個創新藥以及11個新型制劑),以及7個產品正在進行生物等效試驗。近期,石藥集團再傳捷報。5月28日,石藥集團開發的SYHA1805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該產品是一種新型小分子激動劑,目前全球尚無同類產品上市,本次獲批的臨床適應癥為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療。5月27日,CDE官網顯示,石藥歐意按仿制4類提交的馬來酸阿法替尼片上市申請獲得承辦受理,與豪森、齊魯、正大天晴、揚子江等6家藥企爭奪首仿;5月19日,石藥集團附屬公司石藥集團中奇制藥技術(石家莊)開發的注射用多西他賽(白蛋白結合型)已獲國家藥監局批準可以在內地開展臨床試驗,資料顯示,該產品屬于化藥2類,目前全球尚無同類產品上市。
石藥集團表示,未來三年預計將上市新產品50余個,其中預計市場空間超過10億元的重磅品種將不少于15個,可強力支撐集團未來的高質量增長。
進軍科創板!向創新型高新科技資本市場借力
在披露一季度業績的同時,石藥集團還宣布,集團董事會已批準可能進行人民幣股份或中國存托憑證發行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建議境內發行需取決并受限于市況、股東于本公司股東大會的批準以及必要的監管批準。石藥集團表示,這標志著在完成“港股+A股”的資本布局以后,集團將繼續利用金融杠桿,進一步向創新型高新科技資本市場借力。
公告顯示,在發行規模方面,若進行人民幣股份發行,建議境內發行項下將予發行的人民幣股份不超過緊接該發行前石藥集團已發行股份總數及此次建議境內發行項下擬發行的人民幣股份數目之和的10%;若進行中國存托憑證發行,將向存托人發行的基礎香港股份不超過緊接該等發行前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及本次建議境內發行項下擬發行的基礎香港股份數目之和的10%。對于募集資金用途,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建議境內發行的募集資金初步計劃圍繞石藥集團的主營業務使用。
資料顯示,1994年石藥集團前身中國制藥在香港上市,2013年正式更名為石藥集團。2018年,石藥集團正式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成為恒指50年來首支醫藥紅籌股,高點市值曾突破1500億港元。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米內網數據庫
注:如有疏漏,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