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兩次“清內存” 上海掛網再踢出2000余個藥品!
近日,上海市陽光采購網連發兩份公告,分別要求關閉無采購記錄的醫保藥品和自費藥品的采購狀態,此次涉及871個自費藥以及1310個醫保藥,包括一些明星品種。業內人士推測,這些藥品之所以沒有采購記錄,一是藥企同時有多個規格;二是掛網價格過低,藥企放棄銷售;三是藥企進行過增補包裝,導致有些包裝未被醫院采購。醫療機構確有采購需求的,生產企業可按新申請藥品規則重新申報。2017年6月,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關閉2016年無采購記錄藥品采購狀態,共計8763個藥品暫停掛網。”
曾有業內人士隨口那么一說:中國醫藥市場有多少種藥就能滿足臨床用藥需求,根本不需要近20萬個批文,大而不強,反倒滋生許多問題。僅從上海陽光采購網三年內的兩次“清內存”操作來看,合計關閉10944個藥品規格的交易狀態,可見“家底”厚實,全國也相近。
2020年國家全面推進藥品集中采購,繼續推動化藥一致性評價。回顧過去十年,中國仿制藥高歌猛進的過程,是仿制藥企業和產品數量爆發的時代,也是仿制藥品質和價格非議激烈的時期。繼續展望,時下的改革不僅實現醫藥控費,也能拔高仿制藥品質、保護仿制藥競爭。
上海陽光采購網對僵尸藥品的兩次集中“除名”,有兩個特征:一是不僅針對醫藥目錄藥品,是比醫保目錄采購還大一圈的聯動管理措施,意義很大;二是不僅針對仿制藥品,還涉及其他各類藥品,決心很大。本文我們另辟蹊徑,從嚴厲的上海經驗中尋找仿制藥應見的光明。
01 仿制藥下跌行情有底線
先舉個戰斗例子:粟裕司令員指揮蘇中戰役七戰七捷,首戰宣泰,除據守泰興慶云寺的一個營部外,國民黨軍八十三師3000余人被全殲。國民黨軍四十九師企圖趁華野主力在泰興之際,進占如皋。然而,泰興的華野只是粟裕故布疑陣,實際上主力早就撤出去并準備打伏擊。
這個例子啟示我們:從國家到地方一系列帶量采購逐步打擊了仿制藥整體市場規模的局部,目的不是打散打垮仿制藥局部市場。運用綜合政策引導市場自主改革并繼續發展,是上海陽光采購網此番做法的一項預期。摒除低效、僵尸藥品是裂變,加碼關注活躍藥品就是聚變。
中國醫藥市場絕對要依靠仿制藥填充絕大多數醫師處方,這是從國際比較經驗得來的必然結論。而且由于中國醫藥科技轉型進步需要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情民生需要時間,我們必然需要一個大而要強的仿制藥市場,對仿制藥一系列審評、控價政策必然要斗而不破。
“除名”10944個藥品規格以后,留下的部分仍包括很大數量仿制藥,在它們之間,在它們與適應癥相近品類藥品之間,按照新醫改的規則競爭會更活躍。美國市場上,仿制藥處方量占比90%,金額占比20%,仿制藥在我國市場表現也會十分搶眼,且主要依靠國產的仿制藥。
02 仿制藥競爭保護有活力
“在過去十年,中國的仿制藥產業發展迅猛。2017年,中國的仿制藥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測算,到2020年我國仿制藥市場規模可突破萬億大關。公立醫院仍是中國醫藥主戰場。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將會有90%的仿制藥退出市場,仿制藥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加強,而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也可能將最先被淘汰。”
上海陽光采購網有這么多掛網藥品規格在2019年無交易記錄,刨除產品已停止生產的情況,具體原因不外乎:賣方不想交易或買方不想交易,結論就是復雜、辛酸。掛網“除名”措施吸引了各方對掛網藥品規格正常交易狀態的關注,提高了掛網采購管理的嚴肅性和實效性。
藥企不論大小,在陽光采購網面前就看有沒有具體品規有沒有努力實現銷售。知名藥企往往生產規模大、品種和品規多,且成本控制占優,醫藥代表隊伍大,也一直被認為在仿制藥市場洗牌中占盡優勢,但其品規多也是造成本次掛網藥品“除名”中出現一些知名品種的原因。
在三明醫改的必要性背景中,也屢屢出現國內知名藥企帶金銷售的案例,知名藥企往往不比未知名藥企更守規矩。通過盤整掛網藥品,使口惠而實不至的掛網現象被及時淘汰,競爭空間將更容易觀察,引導大小藥企之間在認清彼此優劣勢后展開差異化競爭,均受到規則保護。
從大方向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必須的,但必須經歷一個逐漸的過程。政策要求比市場反應快,在推進帶量采購時,藥企兼并競爭遵循著規律和速度。臨床即時用藥需求比全部過一致性評價早,競爭者之間在品質和效率上綜合比拼。誰也不能忽視或故意抵制中小藥企發展。
03 一些藥掛網除名有風險
“僅2020年4月,已有江蘇、深圳、北京等地暫停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從多省份發布通知看,一致性評價進程正在加快,今后將有大量仿制藥批文退出市場已成定局。”
目前,一些省份對藥品掛網價格聯動,要求藥企取在各省級平臺的最低交易價格掛網,而并非各省級平臺的最低掛網價格。假如規定要求的是后一個價格,就無須上海陽光采購網親自梳理“除名”,涉及相關利益的藥企會主動調整或撤回掛網價格,就會減少行政干預的誤傷。
行政干預會誤傷什么呢?可能對臨床顯短缺藥的藥品和市場應清退的藥品,傻傻分不清楚。被“除名”的有些藥品確實可能面臨停產,使臨床缺少好藥,需要政策支援才能復產。對此,建議為相關藥企開啟申訴和求援的快速通道。時代一粒沙落個體身上是座山,挽狂瀾于既倒。
配合這項工作,建議同時開展日常的、廣泛的、有品規針對性的藥物經濟學分析。請不服掛網行政決定的藥品規格不服來戰,請知其然知其后果所以然的藥品規格安靜走開。另外建議上海將“除名”品規及時提醒跨區域的其他聯盟平臺,探索超越價格聯動的多維關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