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醫藥企業一季度虧損 6家凈利潤超10億
截至目前,312家A股醫藥企業已披露了2019年業績情況,40家營收超百億元,26家凈利潤超10億元,39家毛利率超80%。此外,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也已出爐,恒瑞醫藥、邁瑞醫療、華東醫藥等6家凈利潤超10億元,我武生物、貝達藥業、奧賽康等8家毛利率超90%,上海醫藥、九州通等4家則是營收百億大戶。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超過50%的企業業績(營收、凈利潤)雙跌;53家藥企凈利潤虧損,而去年同期凈利潤虧損僅有16家。
凈利潤TOP10:恒瑞醫藥、邁瑞醫療、華東醫藥等6家超10億
醫藥企業2020年一季度凈利潤TOP10(單位:億元)

凈利潤TOP10藥企中,恒瑞醫藥、邁瑞醫療、華東醫藥等6家超過10億元。其中,恒瑞醫藥以13.15億元位居首位;譽衡藥業增速最快,高達670.4%。
恒瑞醫藥:一季度公司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速仍保持在兩位數。有券商分析指出,受到疫情管控、醫院停診等影響下,其增長勢頭不減,總體表現略超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恒瑞醫藥的創新藥已逐漸進入收獲期,卡瑞利珠、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有望借助醫保和適應癥擴大增厚業績。
邁瑞醫療:公司三大業務領域保持穩健增長,一季度凈利潤高達13.13億元,同比增長30.58%。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的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醫學影像產線的便攜彩超等產品均有增長,其中對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的拉動作用尤為顯著,而體外診斷產線的試劑和醫學影像產線的臺式彩超由于醫院疫情期間的常規診療、手術量、體檢量的下降而有所放緩。從春節至3月末,公司在全國范圍和國際范圍分別緊急交付超過8萬臺和4萬臺醫療設備。此外,公司將保障產品及時地交付海外地區,并且提供設備裝機、使用培訓、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的臨床服務,以實際行動樹立中國產品高端制造的形象。
譽衡藥業:2019年公司凈利潤虧損高達26.62億元,同比下滑2214%;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盈利6.59億元,同比增長670.4%。對于業績“大翻盤”,譽衡藥業表示,主要源于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其中主要為公司在報告期內確認出售澳諾制藥100%股權獲得的相關收益所致。剔除上述因素情況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及行業上下游延遲復工,人員、物流受限,產品需求下降,導致公司當期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此外,譽衡藥業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6.30億-6.80億元,同比增長171.22%-192.75%。
毛利率TOP10:8家藥企超90%
醫藥企業2020年一季度毛利率TOP10

毛利率TOP10藥企中,我武生物、貝達藥業、康辰藥業、奧賽康等8家均超過90%,其中,我武生物高達95.60%。
我武生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0億元,同比下降20.14%;凈利潤4136.87萬元,同比下降37.45%;毛利率95.60%。我武生物表示,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公司生產經營已逐步恢復正常,銷售情況也會逐漸恢復。
貝達藥業:2020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達1.30億元,同比增長152.4%;毛利率達92.88%。其中,埃克替尼銷量快速增長,單品銷售收入達6.34億元,同比增長69.82%。貝達藥業表示,業績快速增長,一是醫保目錄、基藥目錄助推渠道下沉;二是差異化競爭策略效果顯著;三是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保流通、保供應,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營收TOP10:上海醫藥、九州通等4家百億大戶
醫藥企業2020年一季度營收TOP10(單位:億元)

營收TOP10中,上海醫藥、九州通、白云山、國藥一致4家超過百億規模,其中,上海醫藥以404億獨占鰲頭,九州通同比增長超10%。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營收TOP10藥企的增速均超10%,過百億的有6家。
上海醫藥: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超過400億元,其中,醫藥工業實現收入56.51億元,同比下降8.80%;醫藥商業實現收入347.97億元,同比下降12.59%。上海醫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公司工商業主營業務均間接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漸明朗,各單位生產運營全面復蘇,經濟活動已得到有序恢復,甚至在一些領域的剛性需求迎來了反彈。
九州通: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超過10%,其中,公司的醫療器械業務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21%,主要原因是受國內外疫情影響,公司醫療器械類防疫物資等銷量增長迅速所致。九州通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穩定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醫療防護物資出口業務進展順利,融資利率下降,減稅降費政策實施與子公司土地退還補償金等因素影響,預計上半年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可能發生重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