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建議各國采取6項關鍵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5日17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41萬,死亡人數突破1.8萬。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對各國抗疫措施提出6點建議。
世衛組織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5日17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414179例,死亡病例達18440例。過去24小時內,有2個國家報告了首例確診病例,分別是老撾和利比亞。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5日發表講話稱,人類以前曾經歷過不少疫情和危機,他相信這次我們也會克服難關,問題是代價有多大。他認為,答案取決于各國在抗疫中采取怎樣的措施。
譚德塞表示,要求人們待在家里、停止人口流動是在爭取時間并減輕衛生系統的壓力。但這些措施本身并不能撲滅疫情。世衛組織呼吁所有采取“封鎖”措施的國家利用這段時間來迎戰病毒。
對此,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政府采取6項關鍵措施。
首先,擴大、培訓和部署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工作者的隊伍;
第二,建立系統,找出社區中每一例疑似病例;
第三,提高檢測的數量、能力和可及性;
第四,確定、改造和配備用于治療和隔離病人的設施;
第五,制定明確的隔離接觸者的計劃和程序;
第六,政府各部門調整工作重點,努力抑制和控制新冠病毒。
譚德塞表示,這些措施是抑制和阻止病毒傳播的最佳方式,這樣當“封鎖”限制解除時,病毒就不會卷土重來。
譚德塞指出,目前,全球仍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內病例數不到100例。這些國家如果現在就采取同樣大刀闊斧的行動,仍有機會防止社區傳播,避免付出更嚴重的社會和經濟代價。
這對于許多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在這些國家中,如果像一些發生社區傳播的國家那樣出現病人數量暴增情況,衛生系統可能會完全崩潰。